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7 lines (93 loc) · 8.07 KB

estimated_100k_high_level_follower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7 lines (93 loc) · 8.07 KB

我的理论估计全世界有10万个高水平的关注者(兼论:最权威的同行评审)

版权所有 © 2023.12.06 林鹏程, 保留所有权利。

最近,我发现我2023.05.18发的微博《奇怪! 为什么看我的理论的技术微博象是在看禁书? 偷偷摸摸的, 欲摆不能!》 有3.4万个阅读者,结合github博客的阅读量和clone量的历史记录、 地理分布遍及除南极洲和海洋外的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关注者,估计我的理论的关注者大约有10万个。

看来,不仅我对这么多隐身的关注者很惊讶,隐身的关注者本身也很惊讶, 我的微博一年没发几条微博,内容也很单一地讲我的理论,关注者一年半载来看一次就够了, 所以,这半年时间陆陆续续来的隐身的关注者都惊讶地点进去看看, 结果这个贴子就成了隐身的关注者的报到贴。

为什么说我的理论的关注者是高水平的,因为:

  1. 专业兴趣相同的人,水平一般比较接近,虽然隐身的关注者水平无法直接评估, 但可以根据github公开的关注者的水平来推断,世界名校的学生、毕业生、教授、 名企的技术专家、著名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著名开源项目的作者和主力开发人员很多, 说明这个群体的专业水平很高,还有很多创造不少开源项目和专业博客文章的人, 能够持续投入精力从事开源项目和专业博客文章的人水平一般都是优秀的。

  2. 中低水平的人一般不会持续关注我的理论,因为我的理论主要是一种系统方法学和一种创新方法, 而中低水平的人并不关注系统方法学,他们更多地关注具体的编程技术。 他们不关注创新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工作所需的主流的技术方法。

    中低水平的人仍然可以从我的理论中获益,他们只需要简单看完我的5个基本纯函数管道数据流构件 和简单的仓库/车间模型知识就可以了,然后在尽可能多地应用它,就能很快提高编程技术、代码质量, 很快成为高水平的编程专家和系统专家,并不用象传统的西方专业化科学那样专门地去学习构造系统的知识。 我的理论就有这种功到自然成的能力,因为纯函数管道数据流的写法可以很自然地 培养使用者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的能力,自底向上地学会系统构造的方法。另外我的理论基于管理学, 使用者同时也学会了扎实的分工、组织、调度等管理学基本功,为成为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高水平的人员更关注系统方面的理论,因为他们的工作需要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他们关注我的理论在系统方面新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他们也关注本行业理论体系的科学化和数学化。

  4. 科研人员则更关注创新的方法,以开拓思维,寻找创新灵感。

  5. 企业高层和创业者则想寻找商机。我发现每当我修改github后,立刻就有几个clone下载, 即使我只修改个空格或标点也是如此。我认为一般个人关注者不会这么无聊, 最多先看看提交记录,看看有兴趣的记录就可以了, 小企业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做这么没必要的事, 大体上只有那种超大型的公司才会指定专人来做这么细致的事。


附:兼论:最权威的同行评审

很多人认为我的理论没有正式发表在论文期刊上,认为缺乏同行评审,不予认可, 而且,很多人具有高学历。我很奇怪,他们读到这么高的学历, 难道自已没有一点独立的专业判断能力,要靠他人帮忙判断,这是巨婴。 每个人都应学会积极主动地应用自己的大脑。

这世界上最权威的同行评审是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 当业内所有的公司投入亿万元资金用你的理论开发产品, 并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就是最权威的同行评审。

相比之下,现有的论文期刊同行评审不值一提, 因为它不需要评审人投入真金白银,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论文90%以上是垃圾的原因, 这完全只是一门赚钱的生意而已,用那罕见的优秀论文来当遮羞布而已, 让所有人都产生和真正的科学家同列的错觉。

我的理论现在在IT业内有广泛的应用:

  1. 我的理论仓库/车间模型在硬件领域的应用取得绝对的胜利

    • Apple的M系列SoC

    • 高通2023.10推出骁龙 X Elite 处理器对标Apple的M系列SoC

    • 所有有手机CPU由于体积、功耗、发热、制程等方面的原因, 没有集成内存,不是标准的的仓库/车间模型, 但仍然是它的一个变种,使用它的理论。

  2. 我的理论在操作系统领域正在秘密发展

    • Apple开发了M系列SoC及其变种手机芯片, 必然在OS领域也采用我的理论, Apple的OS内核是基于微内核,要改造成仓库/车间模型比较容易, 但Apple在OS开发领域口碑一般,也没有什么公开资料,我不能判断它的进度。

    • 微软AI计算平台Singularity的架构采用我的仓库/车间模型, 但它的调度器使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说明它的调度器算法还不成熟, 用FPGA方便修改、打补丁,什么时候用我理论所说的ASIC, 说明它的算法成熟了, 这一点也适合Apple的MacOS和微软的Windows, 即什么时侯运行它们的硬件处理器集成了个调度器ASIC作为OS内核, 就是它们开始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的标志。

      另外,我在2021.06.29发的微博指出: 微软Windows 11的DirectStorage技术 使系统更加向“仓库/车间模型”演进,CPU和GPU更加向独立不交互的车间定义演进, 更加以内存(仓库)为中心。再加上神秘的新调度器,铺天盖地的Windows11宣传, 往往只描述外在的UI和功能,但最重要的系统发动机----调度器, 却只在Intel即将推出的大小核CPU宣传中一笔带过,专为支持Intel新的大小核CPU开发, 我认为Windows11新调度器和Intel新的大小核CPU都是 在类似Apple M1的“仓库/车间模型”演进中的过渡产品。

      另外,高通2023.10推出对标Apple的M系列SoC的骁龙 X Elite 处理器后, 高通和微软有密切的合作关系,骁龙 X Elite 处理器的主要操作系统必然是Windows, 这必然产生两个重要的影响:

      • Windows必然走向更科学的仓库/车间模型, 摆脱x86的限制.
      • 正如我以前文章讲过的, 这对Intel和AMD产生极大的压力, Intel和AMD没有把握住这段空窗时期, 留给Intel和AMD的时间不多了.

      可见微软在OS上秘密研发应用我的仓库/车间模型。

  3. 在AI领域的应用

    特斯拉不仅用我的理论在AI方面的论述改进汽车自动驾驶的AI算法, 并且用来把关联企业(马斯克控制的)下产品特斯拉、SpaceX、Neuralink等整合在一起, 意图构造我所设计的海陆空天全知全能“马斯克号”变形金刚

  4. 我的理论在编程语言领域正在被研究

    我的理论把一个已死亡的化石级编程语言,已经没人提没人用的Foxpro排名从五十多名提升到二十多名, 持续几年了。说明编程语言领域很多人在研究我的理论。

  5. 应用领域

    我估计有10万高水平的关注者,他们应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开始尝试应用我的理论。


综上,任何一个行业的人才结构都是金字塔结构,我的理论有约10万个高水平的关注者, 并且在业内有广泛的应用,我说过我的理论将自底向上, 从最底层的硬件到最上层的应用软件领域逐层征服IT界,它正在稳步实现, 其实, 从我取得硬件领域的绝对胜利, 就大局已定了, 在其他上层的胜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说明我的理论已经不再是小众理论,已经是大洋表面底下的暗流, 海面风平浪静,底下的激流汹涌、沛然莫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