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1 Lin Pengc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2021 林鹏程, 保留所有权利。
多数科研人员争当前锋,当箭头,追求高精尖,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换个方向,改当后卫,从解决菊花罩门的防御出发,也是重大科研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行业的痛点,就是让业内人士脸上无光不愿提的问题, 长期思考怎解决,并把零碎的思考记下来,最后出成果的可能性很高的。 但提行业痛点很容易招人痛恨,其实,发现问题痛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当做没看到,不解决,只掩盖,发现痛点就是创新的机会.
我主要把笔记写在GitHub,从我开始发布初始解决方案至今, 已有三年, 累计九百多条提交,总共也就几千个字, 搞定了行业痛点 ———— 软件工程方法学不如中医简单统一系统稳定的痛点。 创造了《大统一编程理论:纯函数管道数据流和基于原则的仓库/车间模型》 , 大约两年后,苹果采用这个架构设计了 M1 芯片。
中医把人体当成黑盒,计算机上叫纯函数,输入中药,观测输出效果, 根据经验构建了一个简单有效但比较粗粒度的大框架。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现在软件业还处于手工业时代,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类似于中医, 所以《大统一编程理论:纯函数管道数据流和基于原则的仓库/车间模型》 从基本组件、架构、原则、质控、美学五个方面对整个理论做了 系统性和框架性的定义, 使之成为软件开发的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和开发自动化的坚实基础。
一般中医是按身体状态的大趋势,根据经过千年时间验证有效的著名验方的框架, 增减配方治病的,所以,优秀的中医在治疗效果上是不差的,有没效果一般3天就可以看出来。 一般中医第一次会开3贴,叫“投石问路”,根据输出效果调整药方,类似计算机编程的调试。 说中医疗效慢,需要治疗很长时间才能有效果的人大多是骗子,或者手艺不行, 需要调试的时间比较长。调试的痛苦每一个编程人员都深有体会。
在古代, 很多名医怕自己的方法被偷学了,喜欢多加几味无关紧要的药进行混淆, 这就是计算机里的对抗反编译的混淆加密技术了。
目前中医靠口耳相传,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进展缓慢,学中医不赚钱,人才流失, 所以很多好中医技术和经验慢慢失传了,一线城市可能情况好一点,往下就真慢慢失传了, 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
我很多年前曾在一个中医黑的微博评论提到过软件工程不如中医框架简单稳定可靠,沿用千年。当时我被骂惨了。
相关链接: 《大统一编程理论: 纯函数管道数据流和基于原则的仓库/车间模型》
附文:
智能汽车其实和智能医生一样不可靠,差别是智能汽车有个有驾照的司机, 相当于智能医生有个执业医生把关,现在智能汽车的司机有些太大意或车企号称无人驾驶, 这和智能医生的把关执业医师玩忽职守或非医疗专业的患者自行使用智能医生软件治疗没有差别。
对高科技不能盲目相信,特别是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决策都要谨慎。如果说不出理由(因果推理关系), 怎能盲目相信直接采用,关键是目前的流行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技术就是这种说不出理由的决策。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技术本质上就是墙头草,那边风大倒那边,这种决策完全不靠谱,人们常常戏称“人工智障”。
中医至少还努力搞了套推理系统说理由,现代大数据AI连这都没有,这种技术100%是要被淘汰的, 并登上科技史的黑历史,应该比中医还黑。ACM居然在2019年3月27日把图灵奖授给了深度学习三人帮, 不符合图灵奖"技术恒久远, 一项永留传"的宣言,这就是把最高的科学荣誉授给最不负责任的技术。